第714章 对他好点(1/2)
作品:《龙藏》赵国,王宫。
赵王站在书案前,盯着铺满了整张书案的地图。
这卷地图赫然是件灵宝,此刻上面泛着山川河流的影像,赫然是具体而微的大地,南至赵国,北到北疆。
赵王伸手在地图上一点,道:“半年以来,卫渊一直在向北方山门运送武器物资,虽然人员去得还不多,但是飞舟连绵不断,可见他的重心已经移向了北方。
只是辽族势大,目前北线形势没看出有什么变化。西晋英王、成王的两百万大军被钉死在北方,动弹不得。他们只要敢抽兵南下,北辽立刻就能打到郢都城下。”
书房内站着三位皇子、两位皇女,以及七臣道:“拟旨吧。”
赵王这么说,就是主意已定,众人都不敢再质疑。
那老臣当即在旁边桌子上草拟一封旨意,上面一口气罗列了晋王十三大罪状。赵王划去了其中几道,合并成七宗罪,就盖上了玉玺。
……
卫渊再度见到晋王,是在王宫之中,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晋王的御书房。
御书房其实不大,里面正中央摆放着一张书案,两侧墙架上分别摆放着各类经典,和公文卷宗。
晋王正在批阅奏折,书案上摆放着高高两迭公文,一侧是待批的,一边是已经批阅完的。
卫渊走进书房,赵统就退了出去。
晋王并没有停,卫渊也没作打扰,静静地看着晋王批阅奏折。
晋王看奏折看得相当快,批得也是相当快。但偶尔也会有长久的沉思,然后就是长篇大论的批示,相当认真。
过了片刻,一口气批完了十几份奏折,晋王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高高的奏折堆,这才放下手中公务,道:“孤刚登大位时,每日都是这般,一天要批六百多份奏折。刚才孤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果然要忙碌起来心情才会好。”
“大王勤政,也要爱惜身体才是。”卫渊道。
晋王一怔,然后哈哈大笑,道:“你怎么也这么会说话了?孤怎么听说,你那天青殿一脉跟人结仇,都不需要超过三句的?”
卫渊面不改色心不跳:“那是江湖谣言,当不得真。”
晋王笑罢,道:“你还真别说,刚才那句话虽然是假的,但是听起来就是舒服。”
随后晋王笑容一收道:“这一次孤召你来见,是有一问,如若赵国来犯,你准备如何应对?”
卫渊料知当有此部,早就有所准备,当下便道:“赵国四王子在青冥边立下碧水界域,囤有重兵。若晋赵开战,臣首先要攻打碧水界域,但又不急于将它打下来,好让赵国不断派兵来救,为大晋分忧。”
晋王神色不动,将一封信放在卫渊面前,道:“这是今天早上李神机给孤的一封信,你看看吧。”
卫渊拆信看了,对于七宗罪自然是一掠而过。无论七罪,九罪还是八十一罪,无非就是凑个整说起来好听而已,没多大意义。而后面的条件卫渊反复看了好几遍,方才将信放下。
“你觉得如何?”晋王问。
卫渊道:“一郡一县的得失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两郡看起来多了点,但上面住的都是晋民,民心所向,以后打回来也很容易。但如果放赵国大军北上抗辽,就等于是给赵国开了个可以在大晋疆域自如穿行的口子。通道两侧地域,可就都不姓晋了。”
“民心所向?”晋王自嘲的笑了笑,道:“你觉得,孤现在还能有民心?”
卫渊道:“只要大王励精图治,与民休息,整顿吏治,然后在北方打一场胜仗,民心马上就回来了。”
这三件事,卫渊说得无比轻松,仿佛马上就能实现一样。而且他说得顺畅自然,好像自己都信了。
晋王听完果然是精神一振,然后哈哈一笑,道:“你说这三件事,只要能做到一件,孤在史书上都不能算是差的。你这小子,怎么也学得这么油滑了。那好,孤问你,若是换了你,这三件事你能做到哪一件?”
卫渊道:“北方大胜。这件是最容易的,胜不胜不重要,甚至有没有打过也不重要,只要让北境以外的百姓相信打赢了就行。”
晋王也是一怔,叹道:“你还真是敢说。别人是欺君,你是欺民啊!”
晋王又道:“南方局势糜烂,你准备如何处理?”
卫渊道:“首先将各军团主将调往王都,扣押起来不使对外通讯。然后核查各营军卒在册情况,将空额全部剔除;再后整顿军备,抽调精锐士卒编练新军,重新派发新式军械。而要做到清空额、整军备,需有先斩后奏之权,而且要杀的人可能会有很多。
恕臣说句不中听的话,南方这八十万大军,不过是领钱的八十万张嘴而已。没了他们,仗反而更好打。”
晋王道:“那些将军可不会让你这么胡来,而且其中有不少还是孤的亲戚。”
卫渊道:“这些将军大多是世家门阀中人。赵国不来,他们是大晋的官。赵国若来了,他们摇身一变,又会变成赵国的官。大王那些亲戚也不例外,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藏 最新章节第714章 对他好点,网址:https://www.tden.net/413/41354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