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话长(2/2)
作品:《三国奇案之玉麒麟》夏侯徽,两家结成了儿女亲家。”
“哦,是联姻……”令狐愚心中了然道。
“看起来是……不过,也不尽然是。据说,在此之前,两家孩子已经互有好感。不然,以夏侯府的地位,当时未必会应允这门亲事。从家世渊源来说,夏侯氏与曹氏一脉同宗,是正经皇亲宗室,当时夏侯家又深得文帝庇护,圣宠正隆。当时想与之结亲的大有人在,不在少数。”
“这事儿我当年也听说过,据说在夏侯徽出阁之前,去夏候家求亲的王孙公子们都能排到城外几里地去,夏候府的门槛都快踏破了……”令狐愚道。
“那他们怎么就单单挑了司马家呢……”
“听说是司马氏上门求亲后,夏侯徽似乎愿意,但是德阳大长公主不同意,后来那司马师竟在夏候府前冒着风雪站了一整夜,总算打动了夏侯家的人……”
“老的小的,都没安什么好心!……”王飞枭啐了一口。
“当时还有一件事,就是夏侯尚日益病重,司马懿就出了个‘冲喜’的主意……这主意,居然连文帝都动心了,也或许是病急乱投医,竟然同意了亲事……两家婚事很快提上日程,择了吉日办了喜事。”
“冲喜?!亏那老狐狸想得出,只怕是心怀鬼胎吧?连这种鬼话也能想得出来……”王飞枭快嘴道。他是个快言快语的急性子,又极正直,平时最瞧不惯那些在暗地打算做手脚的人。
*
“当年司马懿和司马一家子怎么想的这怎么盘算的,旁人也不得而知。不管怎样,以家世论,司马氏是属于高攀了……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司马家也的确从这场联姻中受益匪浅,一度减轻了不少曹家人对他们的猜忌和顾虑。”
司马氏虽说是河内大族,又侍魏多年,但对曹魏来说却始终是外姓,在朝堂也一直势单力薄。加之自曹操以来就对司马懿多有忌讳猜防之心,甚至曹太祖临终前,都不忘告诫长子曹丕,万万不可付以司马懿军中大权。
“所以,夏侯尚过世之后,作为儿女亲家的司马懿,才能比他人更有身份优势入驻荆州。”令狐愚鄙夷道,“司马懿真是老谋深算,打得一手好算盘。”
“这么说,如非有此一意外之事,司马懿要想取得军权,也绝非易事啊。”王飞枭道。
王凌点点头。
在魏国宗亲中无人可用之时,明帝不得已启用了司马懿,取代了夏侯尚留下的空缺。
至此,司马懿才初尝“兵权”在手的滋味,总算圆了梦想,完成了从文臣幕僚到手握军权的将军身份转变。他最初屯兵于宛城,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并在同年进位骠骑将军。司马懿自此与曹休、曹真一起,成为在曹魏三大防线中执掌军权的重要人物。
明帝曹叡也曾几度打算收回司马懿手中的兵权。但此后十几年,三国之间战事连年不休。司马懿也因此算是因祸得福,一直都手握重兵。
他先是在南线驻防,对抗吴国。几年后,由于西线军情吃紧,诸葛亮屡次率蜀军兴师北伐,太和四年之后,明帝又调其至西线对抗西蜀,驻守雍凉一带。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司马懿并未立即撤兵,而是在关陇又呆了一段时日,次年才又奉旨率兵征讨辽东。算起来,前后近十年,他都一直掌握着曹魏西线兵权。
少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才算卸去兵权。纵使其不再掌兵,他在军中经营多年,也已积累树立了相当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些资历是在宫中长大的曹爽远不能比的。所以,如今曹爽及其谋臣始终对司马懿心怀忌惮,正是由于司马懿在军中多年积累的余威。
……
“不过,孩儿有一疑问,方才听父亲所言,当年那夏侯尚年纪轻轻,何以竟天不假年?……”王飞枭道。
“唉,此事更是一言难以道尽,说来话长。”
“夏侯伯仁天资过人,一代俊杰。其英年早逝,与一个女子有诸多牵连……此事,要从黄初三年的江陵之役说起。”
本章已完成! 三国奇案之玉麒麟 最新章节第33章 话长,网址:https://www.tden.net/393/3932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