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虚实(1/2)
作品:《三国奇案之玉麒麟》蒋太尉八面玲珑,最善听音会意。听他一问,顿时明白了司马懿今日登门的来意。
原来,是探口风来了。
“不瞒仲达兄,您也知道,老夫最近只顾着忙活家事了,年近花甲,才得了这么一个孙子,实在无暇他顾……对老兄所言一事,尚未来得及深思,不知……仲达兄有何高见?”既然不知来者虚实,他便把话题再抛给了对方。
司马懿皮笑肉不笑地捋了捋胡须。心道,今日两人关起门说话,也要装模作样周全得滴水不漏。真不愧其八面玲珑侯之称!
面上依然笑意不改,“那,依愚兄看来,令郎如何?老夫一向甚为看好俊英贤侄。”
蒋济略怔,今儿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司马懿说的是蒋济之子蒋秀,字俊英,如今与他大儿子司马师同在内廷当差,同为散骑常侍。蒋秀为人和气,在朝中口碑也还不错。
“俊英世侄材质不俗,一表人材气宇轩昂,文韬武略皆过人,有胆有识智勇双全……老夫以为,乃是上上人选。”司马懿一番马屁拍得面不改色。
蒋济摆摆手道,“仲达兄,你就莫拿犬子说笑了吧,我这当爹的还不了解自己儿子么?他可不是那块儿料……”
别人不清楚,蒋济还是知道自己这“一表人材”的宝贝儿子有几斤几两的——除了一张脸,要啥啥没有。
要说这也不能全怪儿子。
蒋济自身长相普通,原也不以为意,老爷们儿又不是靠脸吃饭的。他弱冠之年自江淮北上,追随了曹操。认识的第一个人便是跟在曹操身边的夏侯尚。偏巧二人年岁差不多,夏侯尚英俊无双,那长相在一堆糙老爷们儿的武将里面极是出众,任谁搁他旁边一站,都禁不住觉得珠玉在侧,自惭形秽。
在不清楚其底细之前,蒋济一直将他归入靠脸混饭的一类。作为一直走实力路线的“实力派”,蒋济不仅不自惭形秽,还一度曾经颇有些自大自得。及至后来见识了其一身功夫,才后知后觉叹为观止地觉得,自己以前真乃井底之蛙,俗人浅见!!原来世上真有这种人,英隽得惨绝人寰,武力还强得令人发指!怪不得曹操曹丕两父子都对他青眼有加!
蒋济自此就对人的外貌有些耿耿于怀。后来,总算天不薄他,在夏侯尚府上结识了貌美如花出水芙蓉般的夫人,虽然身份只是个伺候笔墨的侍女,蒋济还是对其一见钟情。娶回家当宝一般宠着,生了儿子后,自然也对儿子寄予厚望。特意以“秀”字为其取名,及冠之时,又赐字“俊英”。就是希望儿子长得好看,成为人中龙凤。
这小子单从外表看也算不负众望,长相随娘。但是除了模样还算周正,在内廷办事也算人模人样,不算丢了皇家颜面外,剩下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心眼儿实诚外加听话了。同僚提起,都会赞一句太尉家的儿子相貌真是气宇不凡。别的再找不出什么像样的优点了。
就凭他这资质,仗着老爹在内廷混混也就罢了。去执掌京城护军?开什么玩笑,你以为护军都是吃闲饭的?谁都能干得来?
*
司马懿却仍是不遗余力极力赞道,“子通何必谦推,先帝太和年间,老弟您也曾执掌中护军,众人咸服,交口称赞。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相信令郎必能青出于蓝!”
这话吹嘘得更是有些言过其实了!连洛阳城的老百姓都知道,蒋济在执掌中护军期间,素有贪财敛财的不佳名声,民间甚至编有顺口溜,讽照揶揄此事。
他从儿子夸到老子,这一番溢美之词夸的蒋济都禁不住有些脸红。只能厚着脸皮哈哈一笑,“老夫才浅德薄,犬子更是不成气候,全仗着各位叔伯照应抬举,才有今日,也就在老夫身边混混日子罢了。……”
“子通何出此言?老夫常听家中几位犬子提及令郎。尤其子元对其称赞有加……”司马懿继续大力赞道。
对方一个劲儿地卖力赞自己儿子,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蒋济也就投桃报李相互吹捧道,“说起文韬武略,用兵布阵,俊英怎及子元?子元才能过人,勇武刚毅,堪称同辈中人之翘楚,或可一试。”
“子通谬赞了,犬子性情刚直,遇事不知转圜,过刚易折,恐难胜任呐。”司马懿煞有介事地推辞道。
“仲达兄此话怎讲?”蒋济颇不赞同,“武将不同文官,男子汉大丈夫没点儿血性,何以治军!军国大事面前,应当良材善用,当仁不让,老哥就莫再推却了……”
刚说完这句,蒋济一拍脑袋,暗道不妙,感觉已被司马懿绕进去了。
千防万防,似乎还是着了这老狐狸的道了!
*
这几年,对于派系相争之事,蒋济一直抱着提防兼自保之心。
虽然和司马懿之间有些旧交情,但自曹芳继位后,曹爽和司马懿两派争斗逐渐由暗至明,日趋紧张。为避免涉入过深,这些年,蒋济很是谨慎,和两派间都维持着面上和气,但是都谈不上关系多密切。与司马懿之间走动也并不频繁,关系较年轻时也淡了不少。
果然,听到蒋济一番话,司马懿轻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奇案之玉麒麟 最新章节第27章 虚实,网址:https://www.tden.net/393/3932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