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骨灰上的大学(2/3)

作品:《高科技修真者

。”清军屠城布告:“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清史稿》:“国语谓汉军‘乌真超哈’”,哪国的国语把“汉军”叫做“乌真超哈”?当然不是汉语,而是满语}

《剑桥中国明代史》“1650年秋末,清军突破明朝在广东和广西的防御。11月24日(公历),尚可喜终于攻克广州,他使这座城市(它顽强地坚持了八个半月)遭受一次可怕的大屠杀。”而满清立场的《四王合传》、《清史稿》都说“围合十阅月”,是指围城日期跨了10个月份。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率清军南征岭峤,史称"两王入粤"。在两王平定粤地的过程中,尚可喜对羊城进行了残暴的屠戮和劫掠。

广州孤城在血与火中巍然屹立殊死抗争,这场惊天动地的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清斗争最久最激烈的战斗,当时人戴耘野《行在阳秋》记载了广州市全民抵抗的英勇情形:

“城中人亦撄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送饭)。清兵环围城外”查继佐《罪惟录》:北师两王攻广州不遗力,杜永和督守勤;副将张月总陆兵、吴文敏统水师,背城出战,多捷。”侵略者损失惨重,清将尚可福等被击毙,《尚氏宗谱》记载清寇尸体在攻城地点下堆得几乎和城墙一样高。

最后,满清侵略军只好靠收买叛徒范承恩打开缺口,总算才可耻地攻入。尚可喜等二鬼子必然恼羞成怒报复,使广州人民遭到5年前扬州人民的悲惨命运。(大同守城八月之久,也被清寇下令“官吏兵民,尽行诛之”!)西亭凌雪《南天痕》:“……攻围十阅月不能破。……及冬,偏将范承恩谋内应,决台之水……十一月二日,城破,屠之。

清初人钮琇《觚賸》记载,在城外成堆焚化的死难者残骸堆积得如同山丘,最后形成了令后人无比悲痛的大墓——“共冢”:“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浮屠真修曾受紫衣之赐,号紫衣僧者,募役购薪聚胔于东门外焚之,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

因筑大坎瘗焉,表曰共冢。”大意:满清攻破广州,大屠杀很悲惨,市民几乎没留活口。释真修法师曾被明朝皇帝赐给紫衣,号称紫衣僧者,他出钱雇人、买柴,把死难者的遗体运到东门外堆积,用火焚烧,骨灰成山,行人在二三里外望去,如同积雪。后来就在旁边挖大坑掩埋,立碑为“共冢”。

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

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

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

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賤,同为一区。

…………

看着帖子上的广州历史资料,星阳不住的脸皮直跳;共冢在广州东门外,而华南理工和附近的中山大学可不就是在广州东面吗?

看到屏幕上尚可喜纪念馆开张,电视剧《大清尚王》筹划开拍有感等,看着这些极端无耻的言论时,星阳怒不可歇的大骂:“骂了隔壁的,这是什么狗娘养的玩意。这11年过去了中国怎么越活越回去,狗娘养的北京,狗娘养的辫子戏,狗娘养的满遗,狗娘养的朕腐……”

此时星阳暴露了一分星际悍匪的本性,一阵暴虐的气场笼罩了在场的所有人,就像是在电影院里观看《帝国的毁灭》中的经典片段“元首的愤怒”一样让人震撼。一股暴虐的气场让在场的所有人不禁缩了缩脖子,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

发完火,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看着炮仗脾气的星阳,谁会想到一个看似无害的大块头宅男竟然头野兽,而且还是老虎、狮子、大熊、特吓人的那种。萎了一般的星阳低着头坐在床前,同时放缓声音轻声道:“有没有查出‘共冢’的确切位置?”

滕中近激灵了一下,赶紧回答道:“没有,没有我们没有找到共冢确切位置的资料。只是在黄花岗下方,中山大学上方的中山三路有一段叫鬼冢的地方好像是座商店,旁边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李寻欢也接着道:“共冢在广州东门外,这个根据我们查找,广州明代古城墙在解放北路附近,而它的东门正对着我们华南理工。”

搔搔脑袋,星阳对着几个室友道:“那么可以断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这三座大学的这一片区域内有一座70万人骨灰组成的共冢了。”

尹盖审点点头,非常确定的道:“是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60多年,广州共冢的确切位置已经没法查找了。再说就是想查找也不是我们这些宅男能找到的,因为我们力量太有限了。”

知道没法再查下去,星阳对着三贱客道:“大家辛苦了,都先吃饭吧!我有点太过激动了,只是真没想到我们的脚下有一片70万人的共冢。”

吃过饭星阳开始打开自己的电脑查找广州共冢的位置,但是除了几遍民族主义的论坛上的文章外,网络上就根本查不到广州共冢的任何资料。没想到这座埋藏着70万男男女女骨灰的共冢,竟然就这么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没有墓祭、没有祭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科技修真者 最新章节第十四章 骨灰上的大学,网址:https://www.tden.net/323/3235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