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粮道街密议签拘票 宝通寺深夜逮狂人(3/6)

作品:《张居正

,首辅肯定要对讲学之妖风行使雷霆手段了。这件事,因牵扯到天下读书人,最易引起非议,吏部处理徐显谟与赵应元二人,言在彼而意在此,咨文一出,先听听士林的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举措。”

“以你之见,首辅下一步的举措会是什么?”陈瑞的态度认真起来。

“查封全国的私设书院。”

金学曾说得很恳切。陈瑞眯眼儿一想,觉得金学曾的话有几分道理,但这事儿与自己关系不大,便松下心来笑道:

“金学台分析得头头是道,反正你是个热闹人,走到哪里,都会弄得山呼海啸的,这回查封书院,你又要力拔头筹,创立奇功了。”

陈瑞的语气中既含有嘲讽,又含有羡慕,金学曾早把陈瑞一肚子杂碎看了个对心穿——这人是个老官场,谁在台上就认谁。吃准了这一点,他就对症下药:

“陈抚台,这回力拔头筹的,恐怕不会是我。”

“不是你,那会是谁呢?”

“你。”

“我?”

“对,是你!”金学曾瞅着陈瑞一张发愣的脸,神秘言道,“我刚才讲过,首辅查封书院,恐怕会使出雷霆手段。既是雷霆手段,就不是我们这些学官有能力做得出来的。”

“你是说……”

不知不觉,陈瑞已把身子凑近了金学曾。金学曾见他已入瓮,心中甚为高兴,问道:

“你说,查封书院应从什么地方做起?”

陈瑞懒得细想,性急地说:“金学台,你干脆说了,如何是雷霆手段。”

“一句话,擒贼擒王。”

“这还是个哑谜,”陈瑞撇了撇嘴角,摆了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你说,何为贼,何为王?”

“抚台这么一问,倒叫我不好回答了,”金学曾略一思虑,又道,“这么说吧,若要拆庙,先得搬神。”

“庙是那些私立书院,神呢?”

“各个书院的山长都是神,但最大的一尊神,现就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

“谁?”

“何心隐。”

“这个疯汉,”陈瑞立刻记起何心隐在太晖山与首辅见面时的张狂,早就把他恨得牙痒痒的,便道,“论理,这个人早就该抓起来,但谁又敢动他呢?”

“为何不敢动他?”

“你忘了,四月份在江陵,荆州知府吴熙把他抓起来,首辅却下令把他放了。听说他是首辅年轻时的朋友,首辅虽是铁面宰相,但朋友之间,他还是抹不开面子。”

金学曾摇摇头,说道:“陈抚台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当时首辅的父亲刚刚下葬,何心隐大老远跑来送那两只虮蝮,虽有愚弄之嫌,毕竟是参加葬礼来的,如果即刻把他抓起来,就显得首辅太没器量。所以,首辅要吴熙放了他。现在却不同了,首辅五月底动身回京,已离开湖广地面二十多天了,这时候再抓何心隐,我可以肯定,首辅再也不会指示放人了。”

陈瑞想一想觉得金学曾的话有道理,便狐疑地问:“是不是首辅走之前,额外有话吩咐你?”

“没有。”

“既没有吩咐,这首辅的心意你怎么知道?”

“今日户部传来的咨文就透露了首辅的心思,”金学曾说着意味深长地一笑,又道,“陈抚台,首辅投鼠忌器,你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倒是,”陈瑞估摸着这件事如果真像金学曾所说,倒是巴结首辅的一次绝好机会。但心里仍拿不定主意,想了想,犹豫地问,“万一抓错了人,怎么办?”

“抓不错的,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金学曾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说道,“再说,为官一任,要想做成几件大事,总还得冒几分险。当初,我任荆州税关巡税御史时,揭发赵谦拿公田做人情送给张老太爷,多少人都认为我这是给自己捅刀子,结果怎样?首辅天下为公,灭私情而惩贪官,我金学曾不但没有引火烧身,反而得到了皇上的褒奖。”

说了一晚上,就这几句话最打动陈瑞的心,他一咬牙,说道:“就依你的,咱们即刻动手,把何心隐先逮起来再说。”

“好,请抚台大人迅速给捕快下令,今夜里就将何心隐捉拿归案。”

“你是说今夜里?”

“是呀,事不宜迟,免得夜长梦多。”

“好,我这就签发拘票。”

武昌城大东门外五里许,有一支小山脉叫小洪山。山上苍岩峻峭古木参天,石泉飞瀑禽鸟相亲,原是省城中人踏青消夏的好去处。山中建有不少富贵人家的别业。如今,这山上又多了一座名闻遐迩声震江南的洪山书院。

小洪山上最古老的建筑,当数始建于唐代的宝通禅寺。依山而建步步登高的禅院,如今已是省城最为有名的巨刹,禅院后山的七层洪山砖塔,亦成为一方名胜。大凡来武昌城游览的人,第一站必定会到蛇山上登临黄鹤楼,俯瞰拍天而去的万里长江和城中烟雨楼台十万人家,接下来就会到洪山宝通禅寺烧香礼佛,而后沿寺后盘磴古道,登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九回 粮道街密议签拘票 宝通寺深夜逮狂人,网址:https://www.tden.net/252/2524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