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河南之害,首在藩王!(2/3)

作品:《明末第一枭雄

一条生路!

出来没几天,干粮就吃光了,靠着沿街乞讨,挖草根、扒树皮一路坚持走过来,今天实在走不动了,要不是碰到两位好心的公子,大家伙恐怕就要饿死在树林里了!”

刘老汉很是健谈,也颇懂一些礼数,显然是见过世面的人!

可一番对话下来,反而让李岩更加的糊涂了。

“交不上赋税了,朝廷不是下了旨意,减免河南百姓一年的赋税吗?”

“唉,朝廷的赋税是免了,可是福王府的田租没有免啊!”

“你们是?”

“没错,我们都是福王府的佃户!”

福王就藩之时,万历皇帝赐给了两万倾的庄田。

但是福王并不满足,又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兼并穷苦百姓的土地,短短几年时间,其庄田数量就翻了好几倍。

不客气的说,河南一个府的田地,差不多都归福王所有了,生活在上面的百姓,自然就变成福王府的佃户了。

之前说了,为了赈灾,朝廷下令,减免了河南省一年的赋税!

可这道命令,对于福王的庄田是无效的,佃户们该上交的田租,一点也不能少,遇到了王府里纳妃、生子、过寿之类的喜事,还得额外有一份孝敬才行!

“小老儿居住的村庄,就是福王的私人庄园,有土地两千多亩,桑树四千多株,还有一大片山地!

每年上交的田租银,比朝廷规定的赋税高出两倍有余,还要上交丝绸、牲畜、水果、木炭、蔬菜……各种各样的土特产!

要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全庄上下起早摸黑、辛苦劳作,还能勉强的把这些东西交上去!

可是今年,王府里面喜事不断,王爷一连纳了三位侧妃,还生了两个儿子,各种孝敬几倍的增加啊,偏偏又遇到了旱灾,粮食颗粒无收,树木旱死无数,庄子里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齐今年的田租了!

福王府的管事带人强行逼缴,结果逼死了十几条人命,大家伙实在没法活了,这才出来逃难啊!”

说话间,刘老汉解开衣衫,只见身上遍布鞭痕,都是福王府的恶奴们鞭打的,下手相当之重!

原因也很简单,刘家庄上交的田租,其实只有一部分入王府的库房,另一部分则由负责收租的大小管事以及恶奴们瓜分了。

层层克扣,欺上瞒下,这是千年不变的规矩!

刘家庄交不上田租,管事、恶奴们也就没了进项,自然是要下死手了。

“该死的,从上到下,统统都是该死的,大明二百多年的基业……烂掉了!

再这样下去,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

听完讲述之后,李岩小脸气的通红,牙齿咬的咯咯作响,现在他彻底明白了,薛羽路上讲的那些事情。

一个福王,就把这么多百姓折腾的家破人亡了,而在河南地面上,可不止一位藩王啊!

周王一系,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后代,就藩于河南开封府!

唐王一系,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后代,就藩于河南南阳府!

赵王一系,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的后代,就藩于河南彰德府!

郑王一系,明仁宗朱高炽第二子朱瞻埈的后妃,就藩于河南怀庆府!

崇王一系,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六子朱见泽,就藩王于河南汝宁府!

徽王一系,是明穆宗朱载垕第四子朱翊镠的后代,就藩于河南钧州府!

潞王一系,是明穆宗朱载垕第四子朱翊镠的后代,就藩于河南卫辉府!

加上福王在内,整整八位藩王,他们的私人庄田数量,占据了河南省田亩数的十之七八!

藩王们的庄田不减免赋税,那么朝廷减免赋税的命令,就等于是一纸空文了,百姓们依旧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不出来逃难才怪呢!

河南之害,首在藩王!

……

“羽哥,咱们该做点事情了!”

“是啊,该做点事情了!”

吃完饭后,人们都去休息了,李岩、薛羽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都在想着心事!

一个想的是,如何才能拯救河南的百姓们?

另一个想的是,如何才能拯救全天下的百姓们?

……

第二天早晨,队伍继续西行,灾民们继续东逃,双方就要告辞了。

“项护院,分出五车粮食来,送给刘老汉一行人,当做路上的口粮!”

“啊,公子,这些粮食是要运到洛阳出售的!”

“听我的,分出五车来!”

“这个嘛……”

李岩仗义疏财,要送粮食给灾民们,项护院与家丁们却犹犹豫豫,谁也不愿动手。

大灾之年,米贵如珠,这五车粮食运到洛阳,起码能卖几百两银子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岂能轻易的送出去呢?

虽说命令是李岩下的,可这位小公子才十四岁,恐怕做不了这个主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第一枭雄 最新章节第八十三章河南之害,首在藩王!,网址:https://www.tden.net/190/1904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