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归根复命(1/3)

作品:《秋宵梦觉

老板介绍道:“这首《加州旅馆》录音质量上佳,正是考验各种器材对音场、音色、高低频伸延度与动态冲击力的综合表现能力,所以现在被称作是试音第一曲。 us而音响器材能否搭配成功,就在于其最终播放效果是否能打动听者。这套器材肯定跟你有缘分,我就给你打个八折吧。“

徐亦达默默地头,阿东又让老板送了些喇叭线、滤波电源和一些cd,老板也欣然答应了。

有了这套音响系统,徐亦达就四处去买些cd来听。正好北部湾广场那里有个小书店,里面也摆了不少cd,价格品质都算合适,偶尔还能淘到一些打口碟,也许是海关罚没的正版碟,只是渠道有问题而已,品质倒没有任何影响,价格反倒超级实惠。徐亦达若获至宝地搜罗了不少cd来,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港台歌手之外,徐亦达把大学期间听的那些欧美流行歌手的cd也挨个搜集了一遍。技术进步的确能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徐亦达之前在大学期间听到的音源都是来自于随身听用的磁带,乐感虽好,但是在音质、细节等方面还是远远比不上现代唱片技术支撑起来的cd;而现在有了这些新设备,徐亦达在音乐欣赏的海洋里真是如鱼得水,畅游无限。

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徐亦达还尝试着找了一些古典音乐来听,其中他最喜欢的则是一套三张cd的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这部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号称小提琴鬼才的意大利作曲家尼科罗帕格尼尼作1811年的作品。帕格尼尼一生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至少有六首以上,然而流传下来的只有两首,况且只有这首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被各家交响乐团经常演奏。此曲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器调高了半音,并使用d大调乐谱,如同使用移调乐器一般。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庄严的快板,音乐华丽而,规模宏伟,主奏小提琴华丽而飘逸;第二乐章是富有表情的慢板,徐亦达尤其喜欢这张cd,主奏小提琴如小抒情曲般热情洋溢,却而又悠缓深沉,娓婉的旋律徐徐飘荡起来,却有些忧郁哀伤的感觉;第三乐章是精神抖擞的快板,各种复杂而华美的小提琴技巧构成绝妙的效果,最后在管弦乐齐奏的热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至此,徐亦达发现怪不得自己以前不喜欢听古典音乐。那是因为之前听到的古典音乐都是来自于电视机或者收音机,那种音源和还原效果根本无法表现出古典音乐中或者壮烈或者唯美的那种意境和细节,只有一套挑剔的音响设备才能较好还原出西方古典音乐的风采,才能把古典音乐的魅力充分地施展出来。不过如果有机会在现场听古典音乐,应该效果更佳,徐亦达暗自揣摩着。

书店老板是个北京来的寸头大哥,戴了副黑框眼镜,喜欢穿着一身棉麻长袖,倒是斯文得体。他每天值守在大门那里的前台,话也不多,经常只是安静地看着书。店面不大,里面还摆了一张小桌子,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两枝鲜花,都不是啥名贵的品种,却每天都是新鲜更换的。两只精巧雅致的小沙发摆在桌子旁边,常常有个身材瘦削的汉子坐在那里捧着书来读,一坐就是半天,累了就放下书本来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上一口,发会儿呆,再捧起书来继续。徐亦达瞥了一眼,只是觉得眼熟,却始终认不出来是谁。

徐亦达去买cd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也熟悉了,买来的cd有时候过一段时间读不出来,他带来更换,老板却也总是应诺着,如果找不到对应的那张cd,随便替换其他一张也无所谓。

到了初冬时分,坐在沙发上的那个读书客却消失不见了,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桌上的鲜花却还是一如既往,每天更新着。

徐亦达终于按耐不住好奇心,凑到前台跟大哥打听着:“老板,之前老坐在沙发上那哥们咋没有再来了啊?”

大哥放下手里的书本,他看了一眼亦达,琢磨了一下,谨慎地答道:“兄弟,你就别好奇这个了。”

亦达笑着继续追问道:“我老来你店里买碟,你还不认识我啊?我以前觉得他面熟,却老是认不出他是谁。你看我以前从没开口找你打听过,现在他不是走了嘛,我才好奇地来问你呢。”

大哥又想了一下,然后抬头定定地看着亦达。他瞥了一下书店内外,正好这会儿没有其他闲杂人员。大哥把嘴巴轻轻凑到徐亦达耳边,小心谨慎地说出了那个读书客的名字。

徐亦达听到这个名字后大吃一惊。这个读书客不是别人,是89年春夏之交后上了通缉令的某个学生领袖,后来他入狱一段时间,没想到他出来后居然安安静静地躲在这里读书。

徐亦达自知言多必失,就没有再追问那个读书客的去向,他只是默默地跟大哥了头就告辞了。

之后,徐亦达除了来店里买cd之外,偶尔也会坐在沙发上读会儿书。老板进的很多图书都是新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宵梦觉 最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归根复命,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