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忘不了(1/3)

作品:《秋宵梦觉

发薪的日子到了,徐亦达领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加起来40元,其中包含奖金100元。 us亦达很是高兴,无论如何这是自己的第一份收入,以后就应该不必再靠父母的资助了。他兴冲冲地跑回二小宿舍,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老徐,老徐也挺高兴地,两人跑去外面小馆子撮了一顿,亦达了两瓶啤酒,他给父亲满上,自己端起一杯:“父亲大人,感谢你的养育之恩,我这终于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了,今天我请客,以后等我挣更多的钱,我多孝敬你和我妈。”

老徐抿了一口,也是满意地头:“孩子啊,你知道不,我大学毕业那会儿第一个月工资才40多元,第二年转正后是54元,然后这个标准一直拿了差不多0年,一直到改革开放才逐渐提上来,我这来北海前,算是高级职称,在学院那边拿到的工资才50元一个月。你这一上来就超过我了,所以你们还是赶上好时候了。“

亦达笑了一下:“你现在杂志社肯定要工资高了很多吧?”

“还好,肯定比学院里要高,毕竟是沿海地区。杂志社本身是出版机构,主管机关是科委,但是也不能都靠财政,肯定要自负盈亏,现在社里正在策划着一些项目,包括举办展会、出版挂历等。如果顺利,杂志社明年日子就好过多了。”父亲娓娓道来,说得倒也在理。

“对了,对你来说现阶段工资高低都是次要的,你还是要积极融入社会,还要保持学习,至少别把英语丢了啊。”老徐叮嘱道。

“知道了。“徐亦达头,此前他的托福成绩出来了,587分,没有达到预期。因为没申请国外大学,现在也用不上了,只能留着做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证明了。

两人回到杂志社,徐亦达先跟母亲打了个长途电话,汇报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好消息,然后说周末去邮局给母亲寄钱回去,让母亲自己买一些营养品。母亲何慧芳很是开心,说第一次的心意领了,以后就别折腾了。

周末的时候,徐亦达去邮局给母亲寄了100元汇款单,又自费订阅了一份到年底的《china daily》投递到厂里。他想了想,又给远在郑州的罗慧寄去了00元汇款单。自从到北海后,两人之间倒是经常通信,电话却打得极少,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条件,上班的时候两人打长途电话不太方便,下班后徐亦达的宿舍里没有电话,而罗慧住在父母家,两个人天各一方,只有鸿雁传情。只是偏偏路途遥远,邮政效率低下,亦达的信寄出来到郑州得一周多才能收到,罗慧的回信再走上一周多,这种书信往来实在是走得太慢。罗慧在信里说自己在研究所里倒也不忙,平时就看看徐亦达的那些英语资料,而张雯和王山河国庆节就要结婚了,还要她去做伴娘,字里行间没说太多,徐亦达却能读出罗慧的妒意。

晚上的时候,徐亦达又跟三个毕业生在北部湾广场南边的一家馆子聚餐,这是前一天几个人就约好的。赵潇涵和何光荣骑着自行车来了,潘冬梅住地很近,走路就到了。几个人开了些啤酒瞎聊着,徐亦达悻悻地说:“北海这边啤酒太贵了,我们郑州那边的金星啤酒才1.元一瓶,你们这边的生力啤酒要.5元一瓶,味道还不如金星。”

何光荣喝了些酒,脸色有些红润:“亦达你是北方人,人生地不熟地就过来了,以后真要长期在这里扎根啊?”

亦达顿了一下,解释道:“童安格有首歌叫《把根留住》,第一句歌词就是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来北海的时候我也没太想清楚,只是不愿意留在河南而已。”

赵潇涵一直端着酒杯,其实喝得最保守,他问亦达:“你在学校谈过恋爱不?”

亦达挠了挠头,这个问题他还不想直接回答,他把这个问题推了回去:“我到广西这边来算是支边,谁愿意跟过来啊。你呢?”

赵潇涵有不好意思:“我这人比较有毛病,喜欢我的人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这句话倒是听得有耳熟。

何光荣推了他一把:“拉倒吧,我看这次你要赚到了,你喜欢的那个也喜欢你。”

亦达有搞不清楚咋回事,潘冬梅在旁边解释着:“赵潇涵喜欢上咱们厂花了,我看啊,这次他俩的确有戏。”

徐亦达知道他们说的厂花是一个同乘班车的本地姑娘,叫姚若璞,身材和气质都不错,平时在班车上倒是静静地坐着,据说厂里很多年轻工人都喜欢她。亦达举起杯子跟赵潇涵碰了一口:“喜欢人家就追去呗,晚了就被别人抢跑了。”

赵潇涵抿了一口啤酒,咬咬牙说:“好,我下星期就去追。”

潘冬梅拍了拍手说:“太好了,要是追到了就请我们几个吃饭,又能有饭局了。”

何光荣也笑了:“你也给徐亦达介绍个呗。”

潘冬梅想了一下,突然脱口而出:“对了,咱们厂子旁边还有几个单位,我有同学在那边,回头组织一下毕业大学生的联谊会吧。”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商定让冬梅去联系。大家酒足饭饱,何光荣跟徐亦达说:“皇都去过么?我带你去见见市面?”

赵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宵梦觉 最新章节第三章 忘不了,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