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平、正义、法制【四千字求追读】(2/3)

作品:《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其实也是开启了一个秘藏的。

而且是人体三大秘藏中最最神秘的泥丸宫。

这个秘藏不同于丹田和气海,即便是古籍亦或者是大周仙庭之中也没有关于此的过多记载。。

唯一模模糊糊的记载只说了这个秘藏关乎神道。

但具体什么是神道没有人能说得清。

这也是儒道才气这个超凡体系这么神秘特殊,连科学院都对它无从下手的原因。

很快朱元璋又凝出了第二座镇国鼎。

他几乎没什么犹豫,再次提笔在这个镇国鼎上同样写下了两个字:“法制。”

“没有法制的社会只能造成混乱,对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未来的大明朝必须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所有不遵守法制的人,将会无法获得这九分之一的才气。”

“我脑海里的才气又少了九分之一。”翰林院中,还是第一次开口的那个翰林,脸色此刻已经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但这个时候,更多的儒生已经反应过来了。

能让才气产生如此大范围波动,直接剥夺儒生才气的,只有比才气更高一级的皇道龙气。

显然现在这种情况定然是那位洪武大帝的手笔了。

而且翰林院毕竟是朝廷机构,再加上都是一些初入官场的年轻人。

很多人对“法制”这个概念还是认同的,所以其实此刻有相当一部分翰林这一次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他们自然就选择静观其变了。

第三座镇国鼎凝聚而出。

这一次朱元璋面对这座镇国鼎的时候难得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犹豫了。

但最终他还是提起了笔,在这座大鼎上再次写下了两个字:“正义“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很可笑的词,甚至在朱元璋以前看来同样可笑。

因为他曾经经历过最黑暗的时代,他很明白,正义在力量面前就是一坨狗屎,

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在他以前的认知中,强者才有资格谈论正义,弱者只配吃屎。

他从开局一个碗的乞丐,成为现如今的大明皇帝,同样做过很多并不正义的事情。

把这个共性刻录在镇国鼎上,不但是对那些儒生的束缚,同样也是对他自己的束缚。

因为若是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他若是再做一些不那么正义的事情就会受到舆论谴责,就会失去老百姓的民心。

这会让他在未来很多手段都无法施展。

但最终他还是把这个共性写了下来。

因为百姓需要。

而百姓才是大明帝国繁荣昌盛的基础,他就是从穷苦百姓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的,对于百姓的想法很容易感同身受。

当老百姓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能够主持正义的人出现。

朱元璋觉得,他有责任让大明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人。

他也有责任为未来的大明帝国建造真正的正义秩序。

“陛下,外面严阁老和徐阁老等人求见。”三座镇国鼎的共性全部赋予,朱元璋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很期待当才气被赋予了这三种共性之后,那些儒道超凡者会发生什么变化。

“让他们进来吧!”朱元璋笑道。

正好也让咱看看,这些一向”忧国忧民”的大学士到底具备不具备这三种品质。

“陛下!”很快以内阁首辅严嵩为首,二十多个大学士一股脑的涌了进来。

朱元璋目光审视这些人,在他蕴含了皇道龙气的目光下,自然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这些人身上的才气变化。

身上才气完全没有变化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海瑞。

剩下的即便是高拱和张居正也缺乏正义,更缺乏公平的观念。

倒是法制的观念相当深入人心。

对此朱元璋也理解,想要在大明做官,公平和正义这种东西绝对是奢侈品。

有这样观念的人,早就被扫出官场之外了。

“陛下,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天下才气突然如此激荡,而且我等具都感应到了才气的缺失。”张居正首先开口。

朱元璋也没藏着掖着,直接伸手一挥,把系统凝聚而出的三座镇国鼎显现在了众人面前。

并且把写在这三座大鼎上的共性如实的告诉了所有人。

听到朱元璋的解释,最激动的莫过于海瑞。

“陛下,这如此以来,天下大治近在眼前啊!”

“陛下果真拥有神鬼莫测之力。”

旁边的嘉靖皇帝闻言不由一撇嘴,他还以为这个海瑞是个不会拍马屁的铁憨憨呢,现在看来此人对此道很是精通啊!

"呵,即便再铁骨铮铮的文臣,在太祖面前也要折腰啊!”嘉靖皇帝心里得意的道。

“原来如此,臣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平、正义、法制【四千字求追读】,网址:https://www.tden.net/346/346898/179.html